中華鱘
中華鱘
形態(tài)特征
中華鱘體長梭形,胸腹部平坦,尾部細;頭呈三角形;吻尖長,微上翹;口下位,橫裂,能自由伸縮;唇具乳突,鼻孔大;鰓弓肥厚,鰓耙呈棒狀,排列稀疏。兩端尖細,背部狹,鼻孔大,兩鼻孔位眼前方。噴水孔裂縫狀。眼小,橢圓形,位于頭后半部。眼間隔寬。口凸出。唇不發(fā)達,有細小乳突。口吻部中央有2對須,呈弓形排列,其長短于須基距口前緣的1/2,外側(cè)須不達口角。鰓裂大,假鰓發(fā)達。背鰭1個,后位,后緣凹形,起點在臀鰭之前。臀鰭與背鰭相對,在背鰭中部下方。腹鰭小,長方形,位體中央后下方,近于臀鰭。胸鰭發(fā)達,橢圓形,位低。尾鰭歪形,上葉特別發(fā)達,尾鰭上緣有1縱行棘狀鱗。中華鱘雌性個體稍大于雄性。
幼魚體表光滑,成魚體表粗糙。具5縱行骨板。背部正中1行較大,背鰭前有8-14塊,背鰭后有1-2塊;體側(cè)骨板29-43塊;腹側(cè)骨板13-17塊;臀鰭前后各有1-2塊。成熟魚額、頂骨在背中線上彼此不緊接,留下長形的額、頂骨間縫(或間孔),可見到下面的軟骨腦顱。脊椎結(jié)構(gòu)上,只有9枚左右完整的殼狀椎體,在兩枚基背片之間有2-4枚間背片。尿殖管結(jié)構(gòu)上,中華鱘內(nèi)輸卵管較短,雄體的內(nèi)輸卵管末端封閉,不具內(nèi)輸卵管盲管。
體色在側(cè)骨板以上為青灰、灰褐或灰黃色,側(cè)骨板以下逐步由淺灰過渡到黃白色;腹部為乳白色。各鰭呈灰色而有淺邊。
最大體長5米,常見體長40-130厘米。背鰭50-54;臀鰭30-34;胸鰭48-54;腹鰭32-42;鰓耙9-15+6-10。體長為體高的6.71-8.75倍,為頭長的2.83-3.17倍。頭長為吻長的1.90-2.83倍,為眼徑的12.36-19.41倍,為眼間隔的3.44-3.93倍。尾柄長為尾柄高的1.9-2.73倍。
分布范圍
中華鱘在中國的分布較廣,海域北起遼東灣,南到珠江口等地均有分布,也分布于日本、韓國和老撾。
栽培技術
1、魚苗培育:苗種培育池可用圓形玻璃缸制成或采用正方形的水泥池。直徑3~5m,深1.5m,池底坡為6%~8%,水泥池壁和底部貼瓷磚。水深0.6加0.9m,水溫控制在20~29℃之間。
2、養(yǎng)殖準備:根據(jù)養(yǎng)殖的規(guī)模,可以選擇平滑的玻璃缸或者水泥池,池壁一定要光滑,防止中華鱘弄傷。然后保證其供水、排污都比較方便就可以。
3、飼料喂養(yǎng):中華鱘是肉食性的魚類,蛋白質(zhì)和脂肪的需求量比較大,所以要用動物性飼料喂養(yǎng)中華鱘。
4、水質(zhì)管理:中華鱘對溶氧和水質(zhì)的要求比較高,所以要保證水中溶氧量,同時注意水的酸堿度、水溫等。
5、及時分養(yǎng):飼養(yǎng)過程中一定要保證水流是活動的,及時按照大小將其分開,以避免互相殘殺造成損失。
主要價值
中華鱘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動物,是魚類的共同祖先-古棘魚的后裔,距今有一億四千萬年的歷史。和恐龍生活在同一時期。中華鱘由于它們自身所具有的一系列原始特征,表現(xiàn)出它們既是介于軟骨魚類(鯊魚等)與硬骨魚類之間的類群,又是硬骨魚類中較原始的類群,在魚類演化史中有重要的學術價值。中華鱘在分類上占有極其重要地位,是研究魚類演化的重要參照物,在研究生物進化、地質(zhì)、地貌、海侵、海退等地球變遷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和難以估量的生態(tài)、社會、經(jīng)濟價值。但由于種種原因,這一珍稀動物已瀕于滅絕。保護和拯救這一珍稀瀕危的“活化石”對發(fā)展和合理開發(fā)利用野生動物資源、維護生態(tài)平衡,都有深遠意義。從它身上可以看到生物進化的某些痕跡,所以被稱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。
為了保護此物種,有關部門進行了多年的繁殖、移養(yǎng)、放流等的研究?,F(xiàn)已可移養(yǎng)到池塘、水庫中,生長良好,成為一種有前途的淡水養(yǎng)殖魚類。放流成績也很可觀,至1992年已放流100多萬尾,使資源量逐漸增多。
中華鱘既是介于軟骨魚類與硬骨魚類之間的類群,又是硬骨魚類中較原始的類群,在研究生物進化以及地質(zhì)、地貌、海侵、海退等地球變遷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。
生長習性
中華鱘主要生活在長江和近海流域,屬于底層、洄游或半洄游性魚類,5~6月常集群于河口,秋季上溯至江的上游,以搖蚊和水生昆蟲的幼蟲以及小型魚類為食。
中華鱘形態(tài)威猛,個體碩大,是淡水魚類中個體最大、壽命最長的魚。中華鱘進江后,必須在江里滯留一年,于第二年10月到達產(chǎn)卵場所。在這一年里,中華鱘并不是一直溯江而上,而是時游時停,有時在河道坑洼處潛伏幾天不動。第二年秋季上溯至江河上游水流湍急、底為礫石的江段繁殖,繁殖群體聚集于產(chǎn)卵場繁殖。
中華鱘為底棲魚類,屬于以動物性食物為主的雜食性魚類,主要以一些小型的或行動遲緩的底棲動物為食,包括蝦蟹、魚類、軟體動物等。因生活環(huán)境的不同食物種類也有所不同,幼魚在長江中、上游江段主要以搖蚊幼蟲、蜻蜓幼蟲、蜉蝣幼蟲及植物碎屑等為食,到了河口咸淡水域中的幼魚則以蝦類、蟹類及小魚為食。鱘魚洄游期間不攝食。在長江口外近海水域,中華鱘攝食強度增大,通常在3-4級,食物以魚和蟹為主,還有蝦和頭足類等。
功效作用
有助于增強免疫力、促進骨骼發(fā)育、改善心腦血管健康,并且被認為對預防某些疾病有益。
營養(yǎng)成分
中華鱘的營養(yǎng)成分非常豐富,包括蛋白質(zhì)、脂肪、氨基酸、維生素和礦物質(zhì)等。其中,肌肉中蛋白質(zhì)含量為16.42-20.41%,脂肪為3.05-4.32%;肝臟中蛋白質(zhì)含量為10.31-16.26%,脂肪為16.63-27.58%;卵粒中蛋白質(zhì)的含量為24.90-29.70%,脂肪為18.06-24.00。同時,中華鱘的肌肉和卵粒中均含有可以測定的17種常見的氨基酸,包括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(除因酸水解被破壞的色氨基酸外,尚有異亮氨酸、亮氨酸、賴氨酸、蛋氨酸、苯丙氨酸、蘇氨酸和纈氨酸),半必需的氨基酸2種(精氨酸及組氨酸,均為嬰兒必需),非必需的氨基酸8種(丙氨酸、天冬氨酸、胱氨酸、谷氨酸、甘氨酸、脯氨酸、絲氨酸、酩氨酸)。
病蟲防治
中華鱘常見的細菌病有細菌性腸炎,表現(xiàn)為肛門紅腫,鏡檢腸道有粘液,嚴重時發(fā)生死亡,可在飼料中添加鱘魚康制成藥餌進行治療。另外還有吻下端和嘴四周紅腫,嚴重時發(fā)生死亡,一般由細菌引起,可投喂鱘魚康藥餌,同時用強氯多鱘魚專。對于中華鱘的病蟲害主要有車輪蟲病、腫嘴病、斜管蟲病等,車輪蟲病可用5%的食鹽水或者是15%~25%濃度的福爾馬林溶液浸泡1小時左右,然后流水飼養(yǎng)療效不錯。腫嘴病防治要及時撈出病魚,清除殘餌,換注新水,定期對飼料臺。